123 发布:2024-10-21 23:40 61
导读:
在做计划时,人们需要设定目标。例如:“从明天起,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但是,这样的目标往往很难实现。而如果按照SMART法则来设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研修笔记
1、什么是SMART法则
2、SMART法则的运用
笔记详解
设立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人们经常会犯一些基本的错误,即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客观情况、不容易执行落实,因此计划容易变成一种“美好的愿望”。
在20世纪70年代,一位美国人为设立目标做出了一个简单而容易遵循的规则:SMART法则,指的是制定目标时遵循的五项原则。
1、SMART—制定目标的5项原则
S—Specific
目标一定要设定明确、具体的,不能够含糊不清。
M—Measurable
目标的可度量性。 制定的目标一定是可以度量的,能够以指标来衡量。
A—Attainable
目标的可实现性。一个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或者说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R—Relevant
单个目标的设定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T—Time-based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即一个目标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才有意义。
2、SMART法则的运用
▎Specific
(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传达给相关成员。
例子:
目标:“增强客户意识”
“增强客户意识”这种描述不够准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减少客户投诉,将3%的客户投诉率降低到1%。提升服务的速度,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等。因此不明确的描述就无法评判、衡量。
▎Measurable
(可衡量)
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比如领导有一天问“这个目标离实现大概有多远?”团队成员的回答是“我们早实现了”。
这就是领导和团队对目标所产生的一种分歧。原因就在于没有给他一个定量的可以衡量的分析数据。
例子:
“为所有的老团队成员安排进一步的管理培训”。
“进一步”是一个既不明确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到底指什么?是不是只要安排了这个培训,不管谁讲,也不管效果好坏都叫“进一步”?
准确地说,在什么时间完成对所有成员关于某个主题的培训,并且在这个课程结束后,对所有成员进行评分。学员的评分低于85分就认为效果不理想,高于85分就是所期待的结果。
▎Attainable
(可实现性)
目标是要可以让执行人实现、达到的。
例子:
“你看我早就说了”
如果领导者将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强压给团队,团队典型的反映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一旦目标没有完成,团队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目标设置要坚持团队参与、沟通,使拟定的工作目标在组织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
▎Relevant
(相关性)
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与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毕竟工作目标的设定,要与岗位职责相关联,不能跑题。
例子:
目标:让前台学习英语
比如一个前台,你让她学点英语以便接电话的时候用得上,这时候提升英语水平和前台接电话的服务质量有关联,即学英语这一目标与提高前台工作水准这一目标直接相关。
若你让她去学习6sigma(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就跑题了,因为前台学习6sigma这一目标与提高前台工作水准这一目标相关度很低。
▎Time-based
(截止期限)
没有明确时间限定的目标设定会带来考核的不公正,伤害工作关系和团队的工作热情。
例子:
“我将在2005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某事”
5月31日就是一个确定的时间限制。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
目标设置要具有时间限制,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拟定出完成目标项目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以方便及时指导及调整工作计划。
以上内容整理自:君学书院《职业君人》第157期,浙江省余姚市易学教育专场的分享。
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团队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为计划设定目标时,必须是具体的;可以衡量的;可以达到的;具有相关性;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当我们可以参考这些条件时,就能大大提高目标达成的概率和效率。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小宅猫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