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发布:2024-11-03 14:25 72
刚刚经历了人生中最严酷的一场考试之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你,是否正憧憬着人生中第一次独立生活?
是的,你终于脱离了父母的保护和管制,更自由、更独立,能够更直接地掌控自己的方向。
在说声恭喜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醒你,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园之中相对来说也是安全的,但是,你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可能面临很多选择、很多诱惑、很多危险……比如,毒品!
2015年,因吸毒进而贩毒,南方某高校的大学生张某(女)被警方抓获。
经审讯,张某交代,去年暑假她因好奇跟着男友第一次吸食了毒品,当年12月再次吸毒后便上瘾。但由于自己还是学生,没钱购买毒品,而此时男友表示,他熟悉卖毒品的上家,在男友的建议下,她走上了贩毒路。
警方表示,虽然张某的贩毒量不大,但已经触犯了法律,将要面临被判刑的后果,这对一个大学生来说,代价非常大。
清醒认识毒品危害
面对危险的毒品,老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你要做的就是了解敌人——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学习毒品预防知识。
毒品,早不止是大家以往认知中的鸦片、海洛因,新型毒品们具有千奇百怪的形态,更披着极具欺骗性的伪装。
识毒、防毒、拒毒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全文:
中国禁毒
(微信号onncc626)
在此,您将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最权威的禁毒信息。
除了认识毒品外,还要给自己作好心理预防。拒绝毒品,必须要克服好奇心、盲目寻求刺激的心态、不合理的合群心态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受到外界伤害,或者精神痛苦无法排解。此时,你可以向家长、老师、朋友或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借毒消愁,这只会把死亡的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清醒观察,识别吸毒者
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有。你可能遇到的不全是好人,也并不都是坏人。在大学里,你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各种人。作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任何时候都保持一分清醒,不要脑子发热,被人骗了而不自知。
所以,你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保持警惕,学会发现身边的吸毒者,远离身边的吸毒者。
识别疑似吸毒者
1.有一些特别的空瓶和吸管;
2.有一些烫过的锡纸;
3.非医用注射器(有些吸毒人员的胳膊或者脖子、大腿内侧常见有针眼);
4.非医药用的药瓶;
5.特殊气味的粉末或者药片;
6.脚、腿或者胳膊有很多无明显原因的溃烂(通常是吸海洛因,冰毒等);
7.牙齿无病因腐烂或脱落(止咳水成瘾的常见情形);
8.精神情态有无特别之处:吸食海洛因的人往往无精打彩、哈欠连天或者昏昏欲睡;吸冰毒成瘾的人神情比较兴奋,吃氯胺酮的人肤色发黄、发黑;
9.表现精神痴呆,反映迟钝,有时逻辑混乱;
10.经常疑神疑鬼。
点击右边链接查看全文:《手把手教你一眼看出谁是瘾君子!》
清醒面对全新的朋友圈
据研究,吸毒是一种习得行为,同伙或同辈群体相互影响或某种不良交往是青少年沾染上吸毒恶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型合成毒品泛滥下,“朋友圈”已成为诱引青少年吸毒的黑洞。毒贩们往往先通过免费赠送的方式吸引青少年“尝毒”,在青少年上瘾后再赚取高额毒资,他们是吸毒“朋友圈”的重要毒品源和组织者。
在“只吸一口不会上瘾”、“吸毒可以减肥”、“吸毒可以忘掉烦恼”等说辞的诱骗下,一些青少年被身边的朋友拉下水,一步步陷入毒品的沼泽,难以自拔。
清醒面对“朋友”的劝诱
对于学生来说,面对同伴劝诱吸烟、尝试毒品等情况,可以这样处理:
1.明确拒绝并解释为什么不,比如直截了当说明:“不,我不想尝试,因为我明白它的伤害有多大”;
2.提出一个替代的想法,比如“吸这干吗呀,咱们去看个电影得了”;
3.离开!“不好意思,我马上要去送个东西”;
4.真诚对待:“真正的朋友,不会强迫我做任何不愿意做的事情”;
5.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开玩笑地把东西一掰两半,“搞定,都不用抽了,走吧”。
请记住,慎重交友很重要!如果周围的朋友有吸毒等不良嗜好,很容易相互影响,千万不要为了融入朋友圈做了不该做的事。
请牢记下面这句话,它来自一位正在戒毒的年轻人痛彻心扉的悔悟:
“
任何引诱你吸毒的人都是仇敌,
任何一种毒品都是混蛋。
有些东西就是死都不能碰,
一碰就能把你全家都拖进地狱。
”
我们希望,所有的大学生们都能做到主动拒毒,绝不染毒。当然,如果行有余力,我们欢迎你成为一名光荣的禁毒志愿者,宣传毒品预防知识,甚至帮助吸毒者逃离毒品危害。
祝愿大学新生们一切顺利!
来源:中国禁毒
版权说明:如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 小宅猫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